2010年纺织产业集群调研纪实

2010年纺织产业集群调研纪实

南京羊毛市场--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九路调研大军共涉足中部的安徽、湖南、河南、湖北、江西,东部的山东、江苏,北部的河北、山西,南部的浙江、广东、福建等全国纺织服装生产活跃省份,听取当地产业集群 汇报工作,并与部分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谈,了解了产业集群地开春以来蓬勃发展的良好情况,也探讨了诸如用工荒、融资难、原材料成本上涨等热点问题。 

行业经济形势向好 

开春以来,全国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开工率情况比较理想,多数省市地区的企业开工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从集群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多数地区的经济形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沿海订单较为充足  

以本次调研的浙江省为例,今年1~2月,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9.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24亿元,实现利润0.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35.3%和69.1%;绍兴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24%,柯桥中国轻纺城面料成交同比增长21%;织里镇、夏履镇等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达到100%,中小企业的开工率约达90%。 

与浙江省类似,广东省接受调研地区的大部分纺织企业在春节长假结束后都陆续开工,表现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如小榄镇开工率为90%以上,一些企业开始增加分厂,添置设备;西樵开工率93%;张槎、盐步、沙溪开工率80%以上。 

据率队调研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介绍:“广东这几个集群地的订单基本饱满,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回升,如大朗订单增幅为20%,企业都开始在挑单了。许多集群企业上半年的订单已经落实,虎门有的企业订单已经到9、10月份。”由于服装企业今年订单增长快,广东市场上缝纫设备出现了断货现象。部分T恤衫企业因正逢生产旺季,春节都没有放假。 

中部省份后劲十足  

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良好形势相比,中部省份的企业开工率也并不逊色,以江西省的奉新县和青山湖区为例,今年1~2月,前者的125家纺织生产企业,开工率达到80%以上的有112家,90%的生产企业订单充足。后者的规模以上针织服装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21.7%;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8亿元,增长20.4%;利税总额完成1.6亿元,增长55%;全区针织服装企业开工率达到9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达到100%。“两个纺织产业集群地今年以来订单饱满,但奉新企业由于以纺纱为主,受棉价飞涨和原料紧缺困扰较大;青山湖区由于针织服装全部加工出口,同区竞争激烈,虽企业竞相压价明显,但总体开工情况还是良好的。” 率队调研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向记者说道。 

作为中部产业转移的另一重要省份,安徽开春以来的形势也非常好,两个产业集群地望江县和孙村镇显露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2月份望江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5亿元,实现增加值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和27.5%,分别高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增速24.4个百分点和15.9个百分点。据安徽调研组负责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介绍,企业产品订单十分充裕。该县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有半数左右拿到了半年的订单,有20%左右的企业拿到了全年的订单,就全县总体而言今年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 

与望江相比,孙村镇的企业开工率达100%,没有一家企业因缺工或资金问题影响生产。该镇规模以上企业老员工节后返厂率达85%。以华洋集团、泽乾服饰、美泰服装为代表的大部分企业招工情况较好,企业订单数较往年也有大幅度增长。繁阳服饰有限公司一负责人介绍说:“很多孙村的加工企业对订单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选择地合作。如果公司不对订单进行选择的话,订单有可能到2011年都无法完成。” 

招工难是普遍现象 

对大部分地区来说,虽然开工形势不错,订单也比较充足,但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现象还是造成了绝大多数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这对当前的行业大好形势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招工难问题较为普遍  

说到招工难的问题,恐怕东部沿海的广东省企业深有体会,因为这是常年困扰广东纺织服装企业的一块“心病”。而今年情况更加严重,服装企业比纺织企业反映更强烈。尽管大部分企业老职工返回率达到80%~90%,但是估算仍有30%~40%的用工缺口。据广东省服装协会会长刘岳平介绍,祖庙的青蛙王子公司用工缺口达50%;娃娃王公司春节后初八上班,往年工人大部分返回,但今年没有一个工人返回。全街道大部分企业一些订单不敢承接,有公司负责人说:“办厂十几年,今年招工最难。”  

除了广东招工难问题比较突出外,河北、河南、湖北、安徽等地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招工难问题。可以看出,招工难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据河北调研组负责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介绍,根据河北容城对全县50家重点服装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截止到2010年3月8日,职工返回22376人,只占去年年底职工总数的78.9%。澳森、比琦等10余家企业招工情况正常,用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以上,50%的企业职工到位率低于80%,天利达、萨弗蒂、宏大等企业职工到位率不足40%。面对招工难问题,各地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职工缺口问题。 

在大多数出现招工难现象的产业集群地,都能普遍听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快”这样的抱怨,这的确是造成招工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介绍,他考察的湖南、湖北两地的部分企业劳动力成本较去年提高了20%,提高幅度最小的也达到10%~15%,湖南常德的部分企业担心:如果新的劳动法实施的话,很可能用工成本将达到30%,那对企业来说困难将变得更大。 

对于订单充足、劳动力需求大的浙江,招工难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接单,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峻介绍,虽然余杭、萧山、海宁等地区企业用工情况基本正常,但绍兴县企业招工难问题较为明显,绍兴县政府调查的56家企业中,用工不缺的仅有6家,缺工20%以上的24家,平均缺工13.8%。从走访的企业看,企业用工也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部分企业复工准备早,职工队伍稳定,如绍兴和中合纤有限公司、绍兴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和华舍天圣集团节后均没有出现“用工荒”现象。而一些企业则招工严重不足,影响了正常生产,如钱清的一家印染企业即使开出包吃包住2300元的月薪,也招不足工人,春节后的开工率只有50%。

不可避免唯有应对  

劳动力成本为何在短时间内增长迅速?难道就不能控制吗?其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的劳动力成本早已经不是简单计算工人的基本工资,而是一个大成本的概念,包括软性成本和薪水待遇,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多以80后、90后居多,注重发展环境。在记者采访的企业中,有沿海地区企业抱怨该地区工人愿意去中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因为在这些打工者眼中,像郑州、长沙等地的城市化水平与浙江、广东的差距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也有像安徽、陕西等地的企业抱怨留不住那些愿意去沿海发达城市打工者。从这点看出,打工者已经将城市发达程度作为自己选择务工地点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这就使得企业要在别的方面为打工者提供更多的“筹码”。其次,新一代打工者的劳动意识比较薄弱,从事纺织行业,受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职业等的影响较大。为此,有不少企业改善职工宿舍、提高伙食质量,尽可能满足这些打工者的软性需求。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已经成为不少企业无法控制的现状,但通过未雨绸缪的有效措施,以及相关政府的鼎力帮助,还是将招工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减少了许多。一些企业为避免节后出现招工难的问题,在去年年底承诺或者已经将全部工人的工资提高10%~20%,杭州奥坦斯布艺有限公司在年底前就将全部工人的工资提高30%,现在月平均工资已经达到3000元/人,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但企业直呼招工难不是招不到工人,而是招不起工人。 

作为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中部安徽的情况稍好一些。招工难问题在安徽并不突出,这与安徽是一个传统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及安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也在为解决大企业用工及资金难问题积极想办法出对策,如望江县政府发动县乡两级政府部门为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招募了2000多员工工作,缓解了企业的招工难。

此外,据赴山东调研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介绍,山东由于纺织企业较多,而纺织厂用工要比服装厂用工稳定,加上近年来内地快速发展使得当地工资水平与珠三角的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南下的数量减少,存在大量劳动力就在山东当地工作了。  

许多企业为提高对职工的吸引力,自2009年以来,普遍上涨了工资,同时在改善职工生活待遇,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明显增加了生产成本。大多数企业意识到在今后的技术改造中,务必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用工荒”对加速我国棉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也许是件好事。 

贷款融资迫在眉睫 

在调研中,各地谈得 的也是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融资难、贷款难。据南昌青山湖区产业集群负责人表示,该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发展中的民营企业融资难度更大。一是租赁企业没有“土地证”、“房产证”,提供不了有效资产抵押,无法在银行贷款。二是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有的担保公司自身出现问题,同时又暂无其他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不能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需求。 

河北邢台地区的企业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介绍,该地区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比较高,能符合这些条件的中小企业为数很少,客观上增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和融资成本。同时,多数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一般是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只能用于填补流动资金的缺口。但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需要的是较长期限的贷款,以用于提高技术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主要是位于乡镇的企业)的厂区建设用地均为以租代征,没有土地使用证,企业不敢再做进一步的投入,也直接影响了贷款融资和招商引资,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江苏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郁冰介绍,江苏省某些企业急需用钱只能到民间的理财公司融资,有的年息高达30%以上。受资金短缺的困扰,纺织企业无力购买 设备、改进落后工艺、开发适应时尚潮流的新品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有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紧缺而被迫关闭。 

分析融资难的原因不难看出,由于集群地区的纺织企业多以中小规模为主且赢利能力较差,银行贷款“嫌贫爱富”的特性使企业融资困难。形势好的时候,银行找企业贷款,而当行业形势处于低谷、企业更加需要融资的时候,银行便出现只收不贷或贷款程序繁琐的情形,从而造成了纺织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经营较为困难的局面。 

但也有许多产业集群地的融资情况较好,例如福建、浙江的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重视发展纺织业,或企业以自筹资金为主,向银行贷款数量少。如浙江省的兰溪市,政府重视纺织业,企业贷款相对容易;福建省长乐市、龙湖镇两个地区,企业几乎全部为自筹资金,企业均利用外地其他主业收益投资本地的纺织业,只是近两年有一些企业在利用银行的少量贷款。 

原料价升非纯市场行为 

“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已经侵蚀了绝大部分企业微薄的利润。据企业反映,今年的涤纶、粘胶、腈纶等原材料的上涨幅度都达到了20%,我们公司的竞争力严重削弱,产品的出口价格与印度、巴基斯坦相比已没有明显竞争优势。” 杭州中亚布艺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受棉花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纺织服装的原料价格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